第二题
《两个秦某》
问题:
1.书房里的两张纸条分别是谁放的?
假纸条是潘家老爷放的。真纸条是秦某,也就是余达放的。
分析如下:
1、原文写道,“大鼎重约50公斤,要盗走大鼎至少需要两人,”公子哥来到书房撬锁进屋后鼎已经不见了,可知拿走鼎的人至少有房间的钥匙,而且可以在家里自由出入。由此可以想到是潘家人自己拿走的。
2、潘家听说高桥要来大兴土木,修理隔壁的园子。晚上22点了潘老爷还在督促工人们干活完工。这些工人可以奉命把鼎搬到车上去,伪装成盗贼,然后连夜把马车赶到某处,之后各自躲回家中。
3、潘老爷见追回大鼎后,说出这是假的,但是JC为了应付交差就说这是真的,潘老爷也顺水推舟的说会和高桥解释,把责任都推在了秦某的身上。因为他不认识真的秦某,所以留下了一张伪造成秦某的假字条。
4、真的秦某如文中宁易的分析,就在当晚潘家的几个人当中。经过排除法认定是余小姐。
5、余小姐前一天衣服湿了,也换了干衣服,但是次日仍穿着湿的衣服,可推测那件干的衣服在昨晚她穿着出去时又弄湿了,为了避免嫌疑,所以又换回了之前的湿衣服。
2.尽可能还原案件过程。
因为是战乱年代,有些外国人会觊觎国内的文物。于是出来了一个专偷文物的秦某。从宋家东西被盗两年也没人出手来卖【原文:2年前,北平宋家的字帖被盗……蹲点两年了,也没见有人出手字帖】可知,秦某偷有文物价值的东西不是为了出售,那么应该就是为了保护文物国宝不会流失。
在本案中,潘家少爷结识的日本大官要来潘家坐客,用意就在于要走西周鼎【原文:日本大官高桥先生喜欢文物喜欢得紧。所到之处,不管你愿不愿意都是他的。潘家的那个鼎明天也要送给高桥先生】。
潘家表面上说为了迎接高桥,“大费周章找人修理隔壁园子,”实际上是借机把鼎埋在园子里,同时把一个伪造的鼎摆出来当作真品供人参观。
案发当天,21:00潘老爷先是带人参观了假鼎,之后众人散去。
22:00宁衡在园中散步,回房时还遇到了余小姐。
潘老爷在隔壁园子监督工人干活,见院内再无人走动,就找人进屋把假鼎装上车,让工人连夜拉出城。
公子哥因du钱输了,在潘家想捞点值钱的东西,于是“来到书房,”他不可能拿太大的东西,顺手拿走了一个鼻烟壶。
潘老爷安排完一切之后,来到书房,发现锁被撬了,于是想到把鼎的丢失算在秦某的头上,于是写了张假的字条,放在曾经放鼎的地方。希望借此断了日后高桥想追回鼎的念想。
余小姐因为是考古专业的,在参观时已觉出鼎有不妥,晚上趁没人时来到书房,锁已经被公子哥撬坏了。她进来后发现假鼎不见了,还有张假的字条。联系到潘家最近的行为,猜测可能是潘家人提前把鼎藏了起来。于是也算是为了保全大鼎不会落入日本人手里,她又留下了一张真字条在书桌上。为了不留下多余的脚印,她没有进到屋子里面,只把字条放在了门口的书桌上。
第三题
《缓速变奏曲》
【向读者挑战】
问题1:请描述绫辻案的案件过程
一、我们先来排除一下嫌疑人吧,之后案件过程基本就出来啦。
死者死亡的时间是13点到17点,之后根据证人的话,“西泽声称周日绫辻2点左右确实来理发过,3点过几分离开的”,可以把死亡时间缩短到15点到17点。并且下过雪,“这场大雪是在早上10点开始下的,一直到下午3点半才停”,地上只有报案人的脚印,可见凶手要在雪停前离开,死亡时间可以进一步缩短到15:00到15:30。
阿加莎:她在15点到17点之间都在烫头,没有杀人时间。而且她“家里有些寒酸,但一身皮草首饰却能看出不是便宜货”,可见她虽然没什么钱,但是喜欢名牌,这一点上她应该没有杀害死者的动机。她之所以在理发店躲开死者,也是怕丈夫继续追究。可以排除她是凶手。
京极:一直在打麻将,有人证,可以排除。
有栖:他一直在家睡觉,没有人证。但是当天他是有工作的,“在别墅区的公告板上写着例行安全检查于8日5时开始”,如果他在杀人过程中遇到特殊情况,耽误了工作,就很明显会被人发现,而且也没办法处理尸块,因此可以排除有栖。
西泽:他的店一直在开业,也走不开呀。所以可以排除。
美雪:案发时段她说在家睡觉,没有人证。她具备犯案的动机,当初死者离婚后却没有和她在一起。
二、案件过程
案发当天11点时美雪和死者见面了。自从死者离婚后,没有娶美雪,反而躲着美雪,美雪很生气。这次见面后,死者为了安慰美雪,把戒指给了美雪,约美雪当天下午见面。美雪14点打扮成墨镜风衣人,去珠宝店鉴定戒指。之后来到死者家,提出做一些不可描述的活动,把死者绑在了床上,嘴里塞点东西,然后在背上捅了两刀。为了掩盖四肢捆绑痕迹,把四肢切下来了,头也切下来了。连同凶器一起带走了。
问题2:请写出分shi的目的
死者除了“背上有个黑痣没有什么明显特征”,但凶手把他的“头颅、双肘与脚踝以下均被切断带离现场”,可见分尸不是为了隐瞒死者的身份。
再看死者死时是光着的,又没了头和肘、踝部分,联系到他四处留情,勾搭过不少小姑娘,很可能是在死前搞了一些不可描述的活动,例如把四肢绑在什么地方,之后凶手为了隐藏这件事,从而隐藏自己的身份,才要对死者进行分尸。
据此,也可判断出凶手多半为女性,且与死者有过感情经历。
问题3:请描述西泽案的案件过程
这是一起自杀骗保案。
死者的妻子患病住院,死者为自己买了保险。两个月后,死者故意把自杀伪装成他杀,用来骗取保险金救妻子。
案发前,死者和美雪约好,让她2点过来,因为如果他死后别人先到店里,很容易看穿伪装的诡计。当天,死者打开收银机,取走钱,伪装成外人为钱杀人。之后用橡皮筋系了一把剃刀,把橡皮筋绑在打开的窗栏杆上,最后躺在床上拉过橡皮筋,用一端的剃刀自尽。松手后,剃刀被橡皮筋带出窗外,血沾到了地上。之后美雪过来,解下橡皮筋,收走剃刀,处理完一切后报警。
分析如下:
1、 从死者死因来看,“左颈动脉遭割断,大量出血,失血过多而亡……并无移动尸体痕迹”,“美容室内部各物件摆设整齐,没有打斗痕迹”。可见死者躺在洗头的床上,被凶手割了颈动脉,却全无反抗痕迹,也无服药迹象,这一点很不合理。死者不可能老老实实倒在床上等着被割脉。
2、 当天1点以后,据目击者“京极称除了那女人2点进了店里又尖叫着退出来,没有任何人进去”,可见没有外人进入理发店。
3、 再来看现场,“现场并未发现凶器……唯一一扇窗户敞开着,周围墙、窗沿上有很多喷溅造成的血迹,但在窗沿和防盗护栏上发现了一些不像是喷溅造成的血痕。”这里可疑的痕迹就是窗沿和护栏上的血痕,并不是喷溅上去的,那就可能是某种东西通过粘上去的。结合没有找到凶器,可以假设这里曾经有凶器通过。
4、 再来看下当时的天气和户外的情况,“今天的雨夹雪从上午10点开始一直下到现在也没停,窗外是一个小区的内部的草坪,在窗下的草比较稀疏,泥土地上没有发现任何人脚印,但是发现了一些血迹,经化验为西泽的血。”泥地上有死者的血,但没有脚印,这个血是如何跑到窗外的呢?结合前面的分析,可以假设凶器曾经掉到过这里,但是现在没有了。应该是被人用某种方法取走了。
5、 死者死的时间“推测就在当日1点至2点间。” 而报案人恰恰就是在2点过来发现的死者,“美雪称自己本来预约4点来做头发,但是吃过饭后实在没事做就提前来了”,可以说是相当的巧合了。
6、 再来看一下死者和报案人的关系,“美雪还有一个已经出嫁的姐姐正在医院接受放射治疗,……西泽看上去似乎是病人的丈夫”,可见二人是亲戚关系。而且这个姐姐住院需要大量的金钱。同时,死者“在二个月前为自己购买了高额的人身保险,保险受益人为其妻子”。
问题4:请写出凶杀案犯人名字
凶杀案犯人就是美雪。
她本来以为认识了死者这个有钱人,可以结婚。但是虽然她破坏了死者的婚姻,死者离婚后仍然不肯同她结婚。加上最近姐姐重病,急需用钱,再次见到死者后,心生怨恨。于是起了杀心。
第四题
《啥是推理》
问题:1.试推算茯苓学姐梦中身份的历史原型。
【王字偏旁和一个 组成的字】历史原型是炎帝神农的女儿瑶姬,姓姜。
【居住在部族之中】炎帝时期居住在部族中
【族人对她都很尊敬】瑶姬相当于古代的公主,很有身份地位。
【因为战乱,不得不外出避祸】那时的战乱就是和蚩尤之间的战争。
【一只很像乌鸦的鸟陪着】瑶姬的妹妹就是女娃,后来贪玩淹死了,变成了精卫鸟。
【与云啊雨啊之类的相关联】被封为神女,掌管着巫山的云雨。
【现在的名字是茯苓】瑶姬死后尸骨化作了瑶草,也就是现在说的灵芝。
2.如果按照梦中原型计算,茯苓学姐后天过生日的时候我们大约应该祝她(5000)岁生日快乐。
这个没太看懂。
炎帝距今约有五年千历史,那一时代的人差不多也就这个岁数吧。
3.推理出猫咪失踪事件的真相,细节尽量丰富完善。
我们先来理一下案子涉及的时间线。
1个半月前,“市里一个小区因为野猫叫……物业开始大肆busha野猫……小区附近猫已经被杀光”。
20天前,学校“BBS上出了一篇匿名的帖子讲宿舍区野猫到了XX期开始叫,影响了晚上自习和休息”。
之后猫会偶尔少几只,到了14号周三时全都消失了。但是,“通宵自习的男生表示被诡异的猫叫声干扰了一阵子学习。但半夜12点以后就清净了,” 这种声音“比较有规律,单调的,与平时的抑扬顿挫不太一样。”
我们来看14号之后偶尔的猫叫声,与正常猫叫是不同的,“规律单调”很像是机械模仿发出的声音。
文中说了,校方没有捉猫的计划,也没有外人带猫出入校园,那么只有一种可能就是猫猫集体出走,但是他们在宿舍区的生活很幸福,所以不会自己组团离开,那么就应该是有一些不得已的原因让猫猫们自己离开了校园。
真相大概是这样的吧。
学校有些热爱学习的孩子,猫猫天天叫很影响他们的学习和休息,但是由于之前有个小区捕杀野猫遭到了众人的抗议,这些爱学习的孩子也不敢对猫采取暴力手段。
但是没有什么能阻止一个学霸一心向学之心,于是某位同学买了一种专门驱赶猫的超声波装置,放在校园某处,看看效果,随着时间的推移,猫猫们一个个被迫离开了学校区。这位同学为了以绝后患,或是制造一种猫其实还在的假象,用一种模拟猫叫的仪器播放猫叫声,既可以掩饰,也可以使猫猫不再回来。
4.附加题:推理一下自己的人生。
我呀,是个农村孩子,现在在读本科。我大四后会参加国考,考个公职工作,之后再考一些专业技能的**,在工作岗位上就这样终了一生吧。
第五题
《有轨电车sha人事件》
问:
古三石是否是凶手,如果是请说明理由,并给出证据和详细分析。如果不是,那么凶手是谁?请给出详细的分析、做案过程和证据。
一、我们先看一下死者的状况。
他“最近输了很多的钱,一直东藏西躲的”,可见他现在应该是比较低调不招摇,尽量不惹事的那种。
他平时穿披风,“披风正好可以挡住腰间的dao。”一旦他遇到麻烦就会“甩掉披风,拔出刀吓唬别人。”案发现场的“披风就掉在尸体边不远处,上面并没有血迹”,可推断死者是在死前自己拿掉的披风,也证明他是自己把刀拿出来的。
“sizhe脖子上血迹喷**的时候,有一部分喷到了”古三石“的衣服和裤子上”。
他的死因是“左颈部中刀大量出血导致出血性休克,从刀口看是被人正面斜砍导致的”,按理讲也会有血喷到凶手的身上,而且凶手还能够正面袭击死者,甚至拿着死者自己的刀,可见凶手或者和死者相熟,或者有很大力气能够夺下刀来。
二、车内嫌疑人分析:
冰糖:司机,因为要控制车辆,基本不能离开第一车厢,可以排除她的嫌疑。
瓶子、桃子、默默:三人发生争执的时候正是死者上车的时间,三人之后没有走向第三节车厢,也可以排除他们的嫌疑。
叶子:保安,他巡视到第三车厢时,证明了古三石在睡觉,“车厢里就那只有一个满身酒气的家伙在睡觉”,之后往回走时,正好看到死者走去第三节车厢,也就是说,死者到了第三车厢时,叶子已经在第一车厢了,即“他从第二节车厢走进第三节车厢,然后我就走回第一节车厢了”。可见叶子也没有杀人的时机,可排除。
飞鱼:他自称“一直在第二节车厢”,他也看到了稍后上来的草兔,之后草兔也可证明飞鱼一直坐在第二节车厢盯着自己。这样也就排除了飞鱼的可能性。
草兔:这个是我觉得很奇怪的一个人。她换车厢的原因据她说是因为“对面男人老是色眯眯地看着我”,而她选择换车厢前,正巧看到保安走到了第一节车厢,也看到死者走去了第三节车厢,按理讲,死者穿着风衣怪怪的,之前还有一个喝醉酒的人走去了第三节,而第一节车厢有司机还有保安,草兔理论上应该走向第一节才对呀,为什么走去了第三节呢?假如她杀了死者,那她身上一定会溅到血,而文中没提,证明没有血在身上,这种杀法没有沾上血也是不大可能的。因此排除她的嫌疑。
古三石:他当时和死者在同一车厢,但保安看见他时说他在睡觉,而之后保安离开时死者刚好进入车厢。按理说死者欠了钱,四处躲藏,也没必要招惹一个不认识的人,同样,古三石已经醉了,也没什么可能去惹死者。因此也可以排除他。
所有人都排除了,那么就剩下两种可能,意外或是自杀。意外应该不会有,死者总不会脱下披风自己拿刀在车厢里乱玩吧,可以排除意外。
那么就剩下自杀这一个了。虽然不要求动机,但是感觉可能是被追债的追的走投无路了,或是得了绝症,或是家中有需要钱的什么人,反正他就自杀了。证据就是披风上没血,取出了刀,是他自己把披风脱掉的。其次右手拿刀抹脖子,也可以造成文中所写的伤口。
三、案件还原
死者想死,于是上了末班电车,走到最后,车上虽然有个人,但是醉的人事不醒,正好符合他需要的作案环境。他脱了披风,把刀放在古三石手上,握出指纹,之后就站在古三石面前自刎,血溅到了古三石身上。
第六题
《天明》
一、案件分析:
1、我们先来理一下十年前几件事的时间线吧。
22时受害女生的哥哥来**生,持续到22时30分。
22:11两个男子在跑,一个下跪,一个挽其胳膊。
22:21黑衣人熟练杀死了一个醉鬼。
十年后,中年男子举报黑帮老大,中年男子刀法熟练。
2、对于十年前的事,11分和21分的两地相距5公里,查了一下部队的话跑5公里可能也要18分钟,一般人30分钟左右,可见两处的人是不相同的,即这是两件事。还有,十年后中年男子刀法熟练【动作稳缓,一套刀法,刀刀直指此警要害】,可以与10年前黑衣人【动作娴熟,刀刀毙命】合并,那该题涉及人数就有7个。即受害女,哥哥,下跪男,扶人男,黑衣人,醉鬼,老大。
3、22:11分的案子,“一人跪地磕头求饶,其右膝旁有微弱光点,另一人挽着其臂弯,”从两人的行动上来看,并非有很大的敌意。下跪男右膝旁的微光很可能是结婚戒指,他向另一个人求饶,很像是有什么感情瓜葛,扶人男也没有暴力行为,反而“挽着其臂弯”。
22:21分的案子,受害人是醉鬼,经常在案发地喝酒夜归,因此他的死可以说是一件非偶然事件。
当天还有一起是亲妹妹告自己亲哥哥做了一些不可描述的事,这种事好奇怪。亲生兄妹也会发生这种事吗?在此有一种怀疑,会不会是妹妹为了给自己哥哥制造一个不在场的证明,宁可毁掉自己的清誉,证明22点到22点30期间哥哥是和自己在一起的。而哥哥在这段时间内做了一些更为恶劣的事情,例如杀人。
4、再来看10年后的事,黑衣人【举报的中年男子】的刀法和十年前杀人者的刀法极其相似,可以推断为同一人。黑衣人家里有“陈旧刀具一把,略带干涸血迹。”可推断他曾用这把刀杀过活物,可能是人。“旧刀插于一张泛黄的照片之上,因照片被撕裂,只能看到其上为一个年轻女子,牵着一只小手。”这里可以推测黑衣人杀人的动机,即曾经有一个男人【10年前的死者】破坏了自己的家庭,让自己和妹妹分开两地。他要为此进行报复。
二、回答问题
问:请根据已有的所有线索,推测出凶手是谁,行凶过程,案件始末的动机。(本题满足所有线索合理即可)
十年前案子的凶手是受害女的哥哥。
行凶过程是,在死者常去的酒吧找到死者,等他醉了后跟踪他到某处,杀了他。之后和妹妹编了一个借口,闹出了一个莫须有的案子,上到警局,从而为自己制造了明确的不在场证明。
动机可能就是家庭原因,因为死者拆散了他的家庭,让他和妹妹从小分开。